top of page
搜尋

漸層|當代藝術的15個面貌|高雄豪宅頂樓的藝術展

自11月9日起,高雄堅山謙仰(804高雄市鼓山區青海路490號)21樓將推出一場聚焦於台灣年輕藝術家的特展,這場展覽名為「漸層|當代藝術的15個面貌」,策展人為嚴仲唐,他同時也是一位優秀的藝術家,此次作品也參展其中。

嚴仲唐提到:當代藝術作為廣泛的通用詞彙蘊含多種可能性與表現,「漸層|當代藝術的15個面貌」呈現15位年輕藝術家作品作為這個世代的抽樣研究,將聚光燈放在藝術表現上不同的技法、主題與型式。從抽象到具象,以及兩者之間,從平面到立體,這獨特的漸層值得觀者細細品嚐。

蕭逸玫

蕭逸玫以寫實為主;負片效果為輔的特殊色調呈現來探索人體的可能性,並隱晦的加入黑色幽默的語彙,反應概括範圍內被討論的議題,藉畫面說話的方式紀錄著時間軸的當下,並轉變為聚焦自我意識的投射。

詹琇鈞

詹琇鈞的創作系列從隱含滿滿對地域的眷戀和緬懷起點,將她個人因就學而經歷的數次遷移所形成的漂泊感,以及相對於這種恍如隔世的失根所引發的記憶殘影緩緩且溫情地吐露於畫面之中。她說:「一切藝術之所以尊貴,我想正因為它能使人變得嫻靜,也能使人生變得豐富。雖然有現實的存在,但是我覺得把現實轉化到畫面上的心是慈悲的。也希望能帶給讀者可以柔和與謙卑的心,面對一生將面臨的瑣碎事物。」

張獻文

美好的曾經與未來的未知,被張獻文透過幾何與線條,重組出多維度錯視的虛擬空間。他的藝術美學擁有強勁的後座力,在觀賞的過程如同穿越大氣層到達太空,經過時間與重力和衝勁之後不斷的產生共鳴與漣漪,到達一個沒有人存在的所在。諷刺的是,透過抽離人類所存在的元素,在看似一半天然、一半人造的環境當中,卻審視了人的本質與存在,同時帶有不確定的狀態,像是薛丁格猫(Schrodinger's Cat)的量子力學理論,同時存在,同時不存在。

張庭甄

是海非海,海亦非海,那是張庭甄懸置在之間的體驗。假使以自身為所有觀看狀態下的起點,視線的所及範圍均被覆蓋上一層無形薄膜,此時自身和被覆蓋的物體也正受到世界的巨大包覆,在這一裡一外的無限感受 中,她嘗試著跳脫如此曖昧的情況,過程裡唯有抽離到另一個闡述平臺,或許才能更加清晰一點,把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形態,表述在我 的畫布上,像是這個時代的見證者,之所以轉換到畫布上,是希望畫布能如同電腦 視窗一樣,與世界能有些許的隔閡,降低所屬時空的內存性(immanence)關係。

陳代如

陳代如的筆觸色塊透過光呈現虛實之間的疊影錯視,模糊傳統繪畫的媒材界線及觀看方式,主要以兔子作為對現代人與生命的觀察體悟。她筆下的卯,講的是萬物,述說的是日常與想像。看到她的作品,乍看之下毫無威脅、毫無攻擊力,輕柔中卻帶扎實的後勁,真誠天真的表象之下則是殘酷的現實,猶如反烏托邦小說的相反。觀賞陳代如的創作,值得用長時間觀察審視。她說:「誠懇的心,會默默地進入到作品裡,轉換成能被看見的。」

陳科偉

陳科偉以純真的女孩與花,象徵著生活中的美好。然而畫面如夢似幻,於朦朧間那低垂的花朵與靜默不語的女孩似乎在甜膩間又添加了點淡淡的苦澀與哀愁。充滿奇幻異想的主題,與多重技法間的交相處理,讓作品交織出瑰麗華美的質感與夢幻朦朧的視覺風格。

鄭農軒

鄭農軒近期創作透過古典繪畫在藝術史各時期中豎立的敘事方法與造型模式,加以拼湊、模擬、重塑,來尋找台灣因為歷史時空等因素,在接受西方藝術文明的間接途徑中,所產生的落差與不連續狀態。

徐夢涵

對徐夢涵而言,繪畫是種揉雜孤獨與激情的存在。她的壓克力系列作品使用強烈的對比用色、高度細緻的肌理線條,將乍看之下毫無關連的畫面並置,藉以探討私密卻普世的疼痛經驗,就語言的層次而言純然是詩性的展現。徐夢涵透過繪畫書寫疼痛的詩意,創造出帶有象徵及隱喻的視覺張力。

許佳琪

許佳琪的創作關注於時間的流逝、即將消失的細微的事物以及某個瞬間,她以刮除、覆蓋和找尋,去串聯她所關注的事物。近期開始加入對空間的觀察,將畫布內的空間與現實空間的呼應,以繪畫裝置的方式呈現在空間中,藉由身體的移動所產生不同的觀看方式,希望觀者藉由身體的移動和找尋,去試圖回應創作中一直在關注的找尋。

胡采炘

胡采炘以線條表現隱隱而律動的力量,在這些有機線條中,多以直覺牽引出路徑。囊括種種歷史的痕跡,也是肉身與精神合一的示現,更是潛意識的呈送。隨著肢體與情緒之間的交互作用呈現動感,有如神經元的交錯,探究內外真實虛幻的相對應。

李政勳

李政勳的作品透過反覆的勞動與幾何造形的變化創造出一個精神的空間。說明了抽象與時間的界限,使用紙膠帶在畫面上黏貼並以顏料塗層,待顏料乾透再將紙膠帶撕除,重複不間斷地作出各種組合,使得畫面隱隱呈現出凹凸的質感,他將有機物質的外在形式拆解、挪用,將色彩放大後把線條隱藏於畫面之中,讓所有的觀看過程都是成為解謎程序,一個精神的空間由此而生。

林煌彥

林煌彥透過繪畫不斷地和自己交談,是觀探自我的無限迴圈。反覆運用顏料層層地堆疊與打磨,剝解自我的情緒、意識和情感,讓作品為自己發聲,是心情的抒發、生活的反饋,更是精神的解放。持續地創作,是種精神療癒的儀式,探尋潛藏在意識深處的本我。平滑如鏡的畫面效果,宛如攬鏡自省一般,在殘餘堆疊的筆觸色塊中,證明自身存在的價值與意義。

呂紹瑜

在呂紹瑜的創作中可以看見宇宙,也看到內心的風景。究竟這宇宙藏於內心,還是只是閃爍銀河中一顆看不到的「心星」?出生於1989年的她,著實有著神秘的老靈魂。她面對藝術的真誠之心賦予了她獨到的眼光。而這眼光看的不僅是現實,更是夢,以及夢醒時分的朦朧狀態(hypnagogic state),跨越時間與空間,打破邏輯常理。她時常覺得心中有許多的房間,這些畫面,或許是每個不同心房的景象,是現實也是夢。

倪士珍

倪士珍將兒時與父親一起製作紙漿玩具的回憶融入創作中,並將兒時的情懷投射其中。以平面和立體兩種不同的色彩呈獻,有別於以往的作品完成後再上色,倪士珍將紙漿直接調色一塊一塊拼湊起兔子的明暗跟色彩。並結合兔子的肢體表現,將紙漿直接染色塑造成行,這次的作品沒有經過打磨或後續的處理,以表最初純真把玩和創作的快樂。邀請觀看者重拾赤子之心,想必也能感受到這次創作的童玩心境。

嚴仲唐

嚴仲唐的繪畫始終關注的是形象背後,創作開始、以及進行中的「思考過程」,探究單純元素力量的緊與弛、線條與律動所能體現背後的原理體悟,這種唯心主義(idealism)式的創作傾向,可說與青年時期,曾因雙親引薦的西方創意思考觀念有關,例如著名的英國學者愛德華.德博諾(Edward de Bono)提出的「六頂思考帽」(Six Thinking Hats)技術,目的是要打破人類既定的單一線性思考慣性,而能以多角度的平行思考參照,掌握問題的全面。(文/胡忠尹)



漸層|當代藝術的15個面貌

展覽日期:2019/11/9 - 2020/2/2 展覽開幕:2019/11/16(六)14:00 開放時間:9:00 - 18:00 高雄堅山謙仰(804高雄市鼓山區青海路490號)21樓

策展人:嚴仲唐 文圖提供:各藝術家|編輯:焦點編輯部 原文網址: 漸層|當代藝術的15個面貌|高雄豪宅頂樓的藝術展https://www.focusartmag.com/post/20191107

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